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动态 >> 媒体精选
厦门日报:守护生命之源 打响水污染防治“攻坚战”
发布时间:2017-12-19 字体显示:

守护生命之源 打响水污染防治“攻坚战” 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,我市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  

流域综合治理让九溪塘头景观核心区实现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民富”。(资料图片)

  

某企业涉嫌私设暗管,环保执法人员正在抽取水样。

  “城在海上,海在城中”,碧波环绕之中的厦门,因水而生机盎然,因水而美丽动人。水,之于厦门,既是赖以生存的基础,更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之源。也正因为如此,水污染防治工作之于厦门,之于厦门市民的幸福生活,更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及省环保厅指导下,我市全面实施《厦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,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,聚焦饮用水源保护、小流域综合整治、溪流养护、污水治理以及工业、农业污染防治等重点内容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不断创新方式方法,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。

  2017年以来,我市完成9个流域污染源调查并建立溪流养护长效机制,流域保洁率达到100%,省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%,东西溪流域水质优良(Ⅰ-Ⅲ类)比例为80%,远超40%的省级目标要求,近岸海域水质也在持续改善。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亮点频现,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,水清岸绿的美景为厦门这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增色不少。

  文/图  本报记者 黄 璜 许晓婷

  亮点1 

  落实河长制,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 实现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民富” 

  近年来,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流域综合整治等水污染防治工作。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被分解到各区,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。市委、市政府印发了《厦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》,建立健全工作机制,明确考评问责制度,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朝纵深推进。全面落实河长制,是我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得以一路攻坚克难,不断取得新突破、新成效的“制胜法宝”。

  根据河长制的要求,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级总河长,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河长,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“河长”“河段长”,水利、环保、农业、市政园林和建设等部门共同参与,甚至各个相关的村居也有河道专管员。这个制度最大限度整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,消除了原本“多头治水”的弊端,治水网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部门、有专人负责,更有严格的考核制度。在推行河长制的过程中,我市因地制宜实施“一河一策”“一段一策”,有针对性地确定治水方案,更树立了上下游共同治理、标本兼治的联动机制。

  如今,我市九条溪流已建立起长效管理养护机制,全长465公里的河道都有全覆盖的保洁养护。与此同时,我市还组织对河道两侧50米以内的“三乱”现象开展专项整治,在3个月时间内,查处乱占乱建违法行为173起,拆除总面积22.74万平方米,查处违法采砂洗砂行为135起以及乱倒渣土、乱排放行为47起。

  通过各区政府、市直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,岛外溪流总体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。过去那种河岸垃圾成堆、水面漂浮物多、水浮莲疯长的现象已经看不到了。河长制推行前,岛外九条溪流多个断面的水质为劣V类,现在不少河段的水质已经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,而且还在持续向好。各大溪流水面整洁、河道通畅,城乡环境得到全面提升。

  亮点2 

  倡导绿色发展,推进污染防治 为水环境安全筑起坚实的屏障 

  要让小流域治理的成果得以保持长效,要确保水污染防治“攻坚战”取得最终胜利,倡导绿色发展,针对农业、农村、生活和工业污染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。今年4月我市全面完成生猪退养,各区立即建立起打击生猪退养返潮的联动机制,通过举报奖励、巡访排查、明察暗访等方式,及时发现返潮问题,第一时间展开联合执法。完成退养以来,各区共发现生猪养殖回潮240户、生猪34227头,已全部清退完毕。而我市拟保留的63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,也已全部完成升级改造。与此同时,我市还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、绿色防控,减少农药使用量,今年共设立了11个绿色防控示范点,面积达1765亩,切实引导农林业向绿色生态化发展。

  工业污染防治则聚焦造纸、印染、制革、制药等重点行业,目前这些行业中应实施清洁化技术改造的7家企业,已全部完成改造;应完成水污染治理的重点企业10家,也已全部完成治理。此外,我市还有228家企业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,20家列入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的废水企业中,18家已安装在线设备,仍未安装的2家已按规定向省环保厅申请免装。入海排污口的审批与排查同样抓得很严,海洋、环保等部门联合加强海陆联动执法,共同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的巡查以及涉海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、海洋污染信访调查处理、陆域污染源排查等工作,切实保护和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。

  不仅如此,水源地保护也是关键。我市已全面完成全市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,全面落实监测监控,并实行生态补偿资金发放与水质保护有效挂钩。2016年同安汀溪水库水源保护区市级生态补偿资金已全部到位,同时按期足额上缴九龙江流域生态补偿金。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,切实保障了饮用水安全,今年我市水源水质持续保持100%达标。

  亮点3 

  完善污水处理,消灭黑臭水体 有效确保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 

  今年以来,我市累计完成新建污水管道125.15公里,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20公里的年度任务。筼筜、前埔、杏林、海沧、集美、同安、翔安等8座污水处理厂全面展开提标改造工程。其中,翔安、同安、海沧等4座污水处理厂可于年底前完成提标改造主体工程建设,前埔、筼筜、杏林、集美等4座污水处理厂通过临时应急提标运行,年底尾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。

  岛外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同样如火如荼。截至今年11月底,我市已完成318个村庄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设施建设。岛外九大流域截污纳管工程建设也快速推进,目前已完成130个自然村的截污纳管建设。污水要么就地处理实现达标排放,要么截流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送往污水厂集中处理,真正确保流域城镇生产、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全处理,不直排入溪。

  而黑臭水体的存在,直接影响市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,是水污染防治“攻坚战”的当务之急。今年以来,我市积极着手开展全市6处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。目前,湖明路18号排洪沟、集美日东湖水面、同安芸溪溪边、翔安浯溪等4处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工作。剩余2处黑臭水体——海沧新阳主排洪渠和同安埭头溪的治理工作也在加快推进,截污纳管、原位治理、生态补水等各项工程已全部建成投用。在12月的监测中,海沧新阳主排洪渠已消除黑臭,同安埭头溪3个断面中有2个已消除黑臭,仅余1个断面轻度黑臭,预计今年年底可消除。(信息来源:厦门日报2017年12月19日第A07版

[关闭] [打印] [收藏]